欢迎访问民生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在线

律师解读硅胶人脸面具热销背后涉及的法律风险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7-06

  重出江湖的“易容术”

  ——律师解读硅胶人脸面具热销背后涉及的法律风险

  □记者 林扬阳

  武侠小说里,有一项绝技叫做——易容术,主角通过使用奇药或者面具将自己扮成另一个人,从而完成“逆袭”。如此剧情,让人直呼“过瘾”!

  现实生活中,硅胶人脸面具代替易容术,让人们实现了“换脸”。然而,硅胶人脸面具在满足人们娱乐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用来犯罪,引发网友对该类面具在网上公开售卖是否合法等相关法律问题的讨论。

  近日,记者结合网店销售硅胶人脸面具的相关情况、不法分子利用面具作案现象等,邀请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冯礼桉、谢裕霖律师就销售硅胶人脸面具涉及的法律风险等展开详细解析。

  现象一:网店销售硅胶人脸面具受欢迎

  近日,记者在某大型网购平台输入“硅胶人脸面具”,立即弹出诸多相关内容,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其中,一家售卖假人脸皮面具头套的网店销量高达400以上,一家售卖老年硅胶面具的网店显示700余人看过。记者随意加购几家店铺的硅胶人脸面具,均无需登记即可付款购买。

  疑问: 在网上公开售卖硅胶人脸面具是否合法?

  冯礼桉律师:售卖是否合法,无法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商家是否清楚定制硅胶人脸面具的用途以及制作、销售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侵犯个人隐私、肖像权、名誉权等,取决于商家售卖过程有无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或者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情形。倘若售卖的人脸面具被不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可能涉及参与或者帮助实施犯罪行为,从而承担刑事责任。

  现象二:网店推出明星脸定制硅胶面具

  记者通过在某大型网购平台搜索发现,多家网店推出明星脸定制硅胶面具。记者以买家身份询问某网店如何定制明星脸硅胶面具,客服表示提供不同角度多张高清照片即可,需要一个月制作出成品。

  疑问: 商家出售特定人物形象的面具是否要征得权利人的同意?消费者利用特定形象的面具牟利是否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

  谢裕霖律师:出售特定人物形象的面具需要征得权利人的同意。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出售以他人肖像为原型的硅胶人脸面具,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若利用丑化特定形象牟利,还将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

  此外,消费者将人脸面具用于牟利,例如通过模仿明星吸取流量,直播带货牟利,如果通过模仿,足以使公众混淆,陷入错误认识,可能涉及侵犯他人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等。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据此,不论是使用明星或是普通群众的肖像,未经肖像权人许可使用的,构成肖像权侵权,侵权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侵权人还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民事赔偿的主要内容包括损失赔偿和合理支出赔偿。其中,损失赔偿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赔偿。直接经济损失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导致的实际经济损失,例如明星因侵权行为而失去的商业机会、广告代言等收益。精神损失赔偿是指因侵权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例如因明星的名誉、声誉受到侵犯、受到不良影响等所产生的精神抚慰金等。

  若硅胶人脸面具用于不法目的,例如从事抢劫、盗窃、诈骗等犯罪活动,不仅构成侵犯肖像权,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现象三:不法分子利用硅胶人脸面具作案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光明网》《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均报道了不法分子戴着硅胶人脸面具易容盗窃的相关案例。

  其中,据《光明网》报道,6月5日上午9时许,江苏徐州铜山公安分局利国派出所接到报案,辖区多个农户家遭遇盗窃。其间,嫌疑人为盗窃作案作了充分准备。在实施作案时,嫌疑人往往会穿着网上购买的电力部门工作服,一旦遇到受害人返回,便谎称自己是电力检修人员,伺机迅速逃离。嫌疑人身上还携带从网上购买的硅胶面具,预备随时“换脸”伪装,逃避警方追捕。

  经初步查实,该嫌疑人涉案近20起,目前,该嫌疑人已被刑拘。

  疑问: 不法分子利用假脸进行作案,商家、平台是否承担责任?

  冯礼桉律师:平台和商家不得侵犯消费者权益或违反市场管理规定,而如果售卖的硅胶人脸面具被用于非法目的,比如从事诈骗、盗窃身份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等犯罪活动,则平台和商家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暂无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商家审查用途。至于电商平台,则应根据《电子商务法》第83条的规定,对其未尽审核义务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应责令停业整顿,并处罚款。

  现象四:商家销售的所谓硅胶面具实为纸质面具

  在某大型网购平台里,多家商家写着硅胶面具,而评论中不少消费者大喊“骗子”,称收到的是一张硬纸皮。

  疑问: 商家行为是否构成欺诈?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谢裕霖律师: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五条及第十六条的规定,认定商家欺诈应当符合3个要件:1.商家主观有欺诈的故意;2.商家给予欺诈的故意作出的虚假陈述或者隐瞒商品真实情况;3.消费者因此陷入错误认识从而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若商家明知其售卖的商品材质非硅胶制作,仍向消费者虚假宣传,致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购买该商品。商家的行为完全符合欺诈的构成要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以及该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消费者网购在遭遇“货不对板、图文不符”时,应保存好购买商品的交易记录、商品照片、购买前与商家确认的聊天记录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商家反馈,寻求解决。如果商家不履行相关责任,消费者可向网购平台申诉,或拨打12315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建议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禁止高仿面具生产销售,但其存在的危险不容忽视。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明确硅胶人脸面具的制售和使用规范,将硅胶人脸面具列入特殊商品行列,并对其生产、销售、购买各个环节实行备案制度,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如,生产厂家需具备特殊商品生产资质,对所生产的硅胶人脸面具建立档案,标注独立的身份信息。在销售时,要求购买者进行身份登记,并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如此一来,一旦发生犯罪或有犯罪嫌疑时,警方可及时溯源追查,从而在保障硅胶面具用于艺术作品创作道具、娱乐等合法需求的同时,降低硅胶面具被用于侵权违法行为的风险。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需提高重视、强化监管,依法查处利用硅胶面具侵权违法行为;电商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商家要合规经营,谨防沦为不法行为的帮凶。

  同时,也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对硅胶人脸面具法律风险的认识和警惕性。


  记者短评

  “硅胶人脸面具”需有法可治

  近年来,硅胶人脸面具在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仿真面具一戴,“变脸”瞬间完成,在满足人们消遣或艺术创作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隐藏自己的作案工具。

  随着技术的发展,硅胶人脸面具仿真度越来越高,无疑为违法犯罪提供“土壤”。因此,将硅胶人脸面具生产、销售、使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迫在眉睫。

  目前,国际上对戴面具都有严格规定。在美国,很多州都规定在公共场合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佩戴面具,如纽约州规定即使私人聚会佩戴面具也要经过警方许可,而有一些州甚至规定,佩戴面具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此外,澳大利亚法律也规定在某些场合戴面具等遮面装饰属于非法。据此,我国亟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方面的建设,明确界定硅胶人脸面具的合法与非法用途,强化在生产、销售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机制,让硅胶人脸面具技术向善发展!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pufashuofa_0705/449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2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