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资讯

对话贵州省遵义市民政局局长宋波:持续把“养老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来源:贵州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07-06

  

  

  

  2020年至2023年,遵义市连续四年荣获贵州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评价第一名。如何持续把“养老愿景”变成“幸福实景”?遵义自有一套“方法论”:强化要素支撑,多措并举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紧盯全域覆盖,分层分类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聚焦群众需求,不同维度丰富养老服务内容……

  近日,遵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波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正以稳扎稳打、务求实效的工作举措,努力为老年人铺就“幸福之路”。


  


中国民政:请介绍一下遵义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宋波: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遵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2万人,占总人口的17.0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42%。近年来,遵义市成立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规范服务标准,充实服务力量,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的“幸福愿景”一步步变为“幸福实景”。全市现有养老机构及设施957个,养老床位总数2.9万张,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778人。


中国民政:遵义市是如何强化要素保障,支持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打响养老服务品牌的?

  宋波:一是建立完善政策支撑。在《关于加快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养老托育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构建了“1+X”养老服务制度体系。

  二是着力提升人才保障。依托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和贵州省养老协会等专业组织,建立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健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持续开展养老服务管理、护理人员培训,近三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800余次。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率达69.4%。

  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2021年以来,投入各类项目资金3亿余元,改造养老服务机构75个,新增护理型床位7000余张。其中,获批国家级资金项目10个,到位资金2.15亿元,用于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设县级老年养护楼;争取省级资金项目10个,获得资金4610万元,用于养老机构提质改造、打造全省示范性日间照料中心等;支出福彩公益金1.2亿元,用于县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等。2021年至2023年,累计发放高龄补贴3.02亿元,每年惠及16万余老年人。

  四是持续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开展星级评定。2022年,率先在全省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将养老机构从低到高分为1星至5星五个等级,并实行动态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探索智慧服务。在贵州省率先启动市级智慧民政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搭建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慈善管理、殡葬服务、社会组织五个子系统,并接入遵义市政务服务平台。


中国民政:作为2022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入选地区之一,遵义市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宋波:我们以中心城区为支撑、县城为依托、乡镇为网格,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区域性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一是构建分层分类的机构设施体系。在市级层面,在人口密集、养老服务需求量大的4个城区,通过搭建平台、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打造益养苑颐康养中心、爱心彩虹养老院等多家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作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带动引领、教育示范基地。在县级层面,各县(市)城区通过整合资金,建设至少1个功能完备的县级综合性养老机构,对特困人员提供专业照护,并辐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网点,实现建点、连线、扩面。目前,已建成13个县级综合性养老机构。在乡镇(街道)层面,将215家乡镇敬老院撤并整合为111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区域性覆盖。在街道,还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培育发展养老市场主体,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普惠性服务。在村(社区)层面,将原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为养老服务驿站,并以此为载体,逐步推广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打造互联互通的居家和社区服务网络。建成市、县两级智慧养老平台,并逐渐构建起以市、县两级智慧服务平台为核心,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支点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逐步扩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完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企业的数据录入,努力探索“线上下单—机构接单—上门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市、县两级智慧养老平台自2023年初运行以来,已录入老年人数据111.2万余条,链接养老服务机构(设施)502个,开展居家上门服务36万余次,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中国民政:《遵义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提出,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化解农村养老难题方面,遵义市积累了哪些经验?

  宋波:主要有四点经验。

  一是拓展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整合后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优先满足特困人员养老服务需求的前提下,探索对低保或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提供低偿服务、对留守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面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等模式,提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社会效益。

  二是延伸农村幸福院的养老服务功能。成立县、乡镇(街道)两级农村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配齐农村助老人员,摸清老年人需求。在此基础上,完善农村幸福院的服务功能,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等服务。发动群众互帮互助,并结合政府、社会公益性团队、爱心人士等资源,开展送文化、送健康、送娱乐、送慰藉等服务,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满意度。

  三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水平。建立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数据库,为低收入老年人、留守老年人、失能老年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关爱地图”。按照政府引导、自愿参与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放农村养老设施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吸引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村级自治组织等参与农村养老服务。

  四是深入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农村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为农村养老服务场所和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支撑。如,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特殊群体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巡诊等基本服务。


中国民政:请您谈谈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的体会。

  宋波:首先,养老服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只有积极完善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社会配合、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才能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其次,养老服务关键是以人为本。要始终将老年人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这是我们做养老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再次,养老服务形式还需不断创新。要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

  最后,养老产业大有可为。我们将发挥遵义市历史文化、生态人居环境和交通便捷等优势,推进养老服务业与培训、健康、文化、旅游、家政等融合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产业生态圈。

原标题:持续把“养老愿景”变为“幸福实景”——对话贵州省遵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波

  


原文链接:https://mzt.guizhou.gov.cn/xwzx/mzyw/202407/t20240705_849533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2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