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资讯

海东科学规划推动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作者:佚名时间:2024-05-21

  海东日报讯(记者张璐)近年来,海东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大机遇,依托资源、地域、电网和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加快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东市抢抓青海零碳产业园落户海东的政策机遇,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海东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海东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立足高原资源本底,发挥好已经初步形成的清洁能源优势,推进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截至2023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5107.94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851.3亿千瓦时;海东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439.82万千瓦,占全省清洁能源总装机的8.61%,清洁能源发电量123.43亿千瓦时,占全省清洁能源发电量的14.5%。丰富的清洁电力供给为绿色电力、绿色算力一体化融合发展,以绿色算力赋能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方面,海东市围绕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和绿色电力增长、电源接入需求,建设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2023年内召开两次政企协调会,协调解决电网公司“十四五”电力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总投资9.22亿元的750千伏郭隆主变扩建、330千伏小寨主变扩建等64项电网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正在开展330千伏后营变电站、下川口变电站等输变电重点工程的可研论证工作。同时,为满足青海零碳产业园未来绿色算力产业用电负荷需求,已将“十五五”末拟建设的750千伏红坡变调整至当前规划实施,未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解决新增绿电负荷供电需求,优化网架结构,提升全域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在推动大数据及绿色算力创新应用方面,海东市围绕青海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项目、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标注基地”“200P智算中心”等项目谋划储备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支持绿算中心等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鼓励绿算中心参与用户侧储能建设,通过日间储备绿电、夜间自用的方式节省购电成本,助力绿算中心节能减排降碳。

  “目前,海东市仍存在全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不足和绿色电力消费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海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海东市正在《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青海省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规划、方案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海东实际,围绕绿电保障、补助奖励、土地保障、科技研发、人才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制定出台《海东市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将全力推动已签约算力产业项目早日开工、投产达效,按照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的要求,落地建设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项目及配套满足绿电需求的源网荷储项目,进一步增加绿电供给,为绿色算力基地提供稳定电源保障。因地制宜支持绿色算力基地与新能源项目就近布局、一体化建设,提高终端用能新能源比重。持续跟进国家新能源电力直供政策动态,优先将绿色算力基地作为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

  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衔接省能源局,重点组织平价上网新能源项目业主配合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推动早日实现集中式新能源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加强国家绿证政策宣传,支持通过省内、省外市场购买绿证,满足绿色算力基地绿证需求,提高绿色电能消费水平。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做好常态化绿色电力交易,鼓励绿色算力基地积极参与,引导绿色算力基地与新能源企业签订较长周期电力交易合同,通过锁定长期绿电供应平抑绿电价格波动,扩大绿电交易规模。落实《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将绿证作为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配合做好绿证应用工作,不断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加强绿证与碳排放政策衔接,强化绿证对绿色算力基地碳足迹管理支撑保障。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405/t20240521_868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2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