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文化

父亲的人生“三部曲”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3-07-19

  □陈守印

  敬爱的父亲离开我已经17周年了。他在世时,我对他的认识只是一位终年劳作又带着几分倔强的普通农民,他去世之后,我才开始不断地反刍他的一言一行,领会他的人生“三部曲”。

  卖柴火的“老汉”

  父亲生于1933年,1955年入党,曾经当过大队书记、公社政法书记等“芝麻官”,后来因“大跃进”被革职开除党籍。父亲为了让我和弟弟妹妹上学,征得校长的同意,用柴火抵交学费,从此开始了卖柴火的艰苦生涯。

  每日六点多,父亲吃过早饭就动身,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到20里外的深山老林中砍柴。1985年,父亲因为过度操劳得了肺结核,这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是不治之症。于是,父亲不得不搁下柴刀四处求医,后来母亲听说有个土方很管用,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用几种草药混合着每日煎服,一两个月坚持下来,吃了几箩筐的草药,居然有了效果。病情稍有好转,父亲又重拾卖柴火的生计。为了挣学费,父亲带着我和弟弟跋山涉水去砍柴。父亲挑重担,一百六十斤左右,我挑三四十斤,弟弟只能挑十来斤。那时,一百斤干柴火能卖两块四角钱,我们三人一天能挣五块钱。砍柴火的日子是艰苦的,记得有一次,父亲给我绑的柴火太重,每走几十几米,我就要歇一歇。结果因为重心不稳,我连人带柴摔在地上爬不起来,父亲大声叱喝我无用。记得那天下暴雨,十三岁的我在父亲的责骂声顶着风雨一路哭着把一担六十斤重的柴火挑回家。因了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我才知道父亲的辛苦,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父亲还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记得有一次,由于没有咸菜,他带到山上的盒饭就放了几颗冰糖,没想到打开饭盒吃饭时,冰糖已经引来一大群黑压压的蚂蚁。我们看了十分吃惊,父亲却笑呵呵地说:“看你死还是我死。”接着,迅速用饭把冰糖和蚂蚁卷一团,几口就吞下肚。

  就这样,父亲从四十多岁一直到五十多岁,用柴刀打开了我们的上学路。

  开荒山的“老者”

  我初中毕业后,已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此时,父亲已得到平反,恢复了党籍,还补了一笔可观的生活费。

  那时候,上级鼓励党员带头致富,父亲用这笔钱雇了几个小工,带头在离村子四五里之外的山坡上开了几十亩荒山,种上茶叶,成为全村第一个规模经营茶园的农民。随后几年,他又在茶园周边种了几十亩杉木、松木、棕树和毛竹,在茶叶中套种生姜、马铃薯,成为全村第一个“农场主”。他还因此被评为乡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致富典型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发言。

  父亲在勤劳致富的过程中,也敢于“吃螃蟹”,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当时他从市场上捕捉到山苍籽价格开始上涨的信息后,十分激动,在买不到苗木的情况下,马上带着我和弟弟到三十多里外的深山中挖野生种苗,成为方圆几百里第一个规模种植山苍籽的农民。虽然,等父亲的山苍籽大面积收获,价格已经走低,父亲没有赚到预想的大钱,但是,至少说明父亲是一个有思想的农民。另一件事是父亲种西瓜,开了全乡先河。他利用高山区海拔高的优势,巧打时间差,试种反季节西瓜,由于高山区西瓜播种期比平原区推迟一个多月,出产西瓜正值秋末,市场上已经没有西瓜,加上高山区西瓜甘甜可口,因此在市场上成为抢手货。当地农民都慕名向他取经,县电视台记者还采访了他,父亲也成了当地的名人。就这样,父亲用开荒山的双手供养我和弟弟、妹妹念完了初中。

  收山货的“老人”

  上世纪90年代,父亲已经年过花甲,长期的劳作,让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头发也全白了。他只好改行收山货,把人生的战场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从农业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

  一开始,他走家串户收兔毛,后来收鸭毛,此后还收过皮毛、头发。他把收来的山货进行分拣,数量多了就运到政和城关出售。他收鸭毛的时间最长,直到去世前几天还趁着春节杀鸭的人多在外面转悠。六七十岁的父亲已经风烛残年,加上肺结核留下的后遗症,经常咳嗽,收山货往往又要到偏远的村落,少不了爬山越岭,一天通常要走几十里山路,串一两百家门,经常累得汗流浃背。父亲用收山货积累起来的血汗钱供我念完高中,也供妹妹在北京念完了四年大学。那时候,我和弟弟已先后成家,我每月有几百块钱的工资,妻子好歹也是一名代课教师,妹妹也大学毕业,家境渐渐好转,我们都劝父亲别再收山货,可是父亲说在外面走走能锻炼身体,经常掖着“蛇皮袋”在闽浙一带的周宁、寿宁、政和、屏南、庆元等农村乡下游走,时间长了,周边的人都称他为“鸭毛客”。

  2006年的3月12日一大早,母亲和姐夫先后挂电话说父亲这次收鸭毛回来咳嗽得非常厉害,整夜睡不着,打针吃药也不顶用,腿和脸都浮肿了。我赶紧带了一些钱准备赶到家里带父亲到医院看病,车还刚刚启程就接到亲戚的电话,说父亲快不行了,没法送医院了。等我到家时,父亲已经溘然长逝,就这样父亲走完了从卖柴火的“老汉”到开荒山的“老者”再到收山货的“老人”的人生旅程,也留下了一个农村共产党员为了幸福生活艰苦奋斗的美丽故事。

  (作者单位:建瓯市委政法委)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3/fayuanwenyi_0718/328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2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