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以风险预防理念为指引 助推湿地保护公益诉讼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3-06-11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徐乐榆

  随着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的正式实施,我国湿地保护法治化水平日益提升。而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发布,也意味着湿地保护法治建设正稳步推进。当前,湿地生态环境事前监管、湿地保护公益诉讼、湿地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等多方式、多主体的救济途径在法治轨道内有序运行,湿地保护的基本理念、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进展,这为加强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发布,既展示了检察公益诉讼在湿地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检察机关有效推进湿地保护公益诉讼职能提供了典型经验。但是,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生态公益诉讼仍然沿用传统的事后救济模式,以已有的损害结果为立案依据,生态修复工作则呈现出滞后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成效。此外,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湿地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现阶段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压力仍然较大,湿地的脆弱性和敏感性问题尤为突出。倘若仍然沿用传统救济模式,在损害行为终止或者损害后果产生之后再通过诉讼手段进行救济,仍然无法对湿地展开有效的保护。

  因此,有必要在湿地保护公益诉讼体系中引入风险预防理念,对可能破坏湿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事前防范,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预防性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充分发挥风险预防理念在湿地保护中的前置性功能,从根源上阻止湿地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遭受的实质性损害。

  一是加快湿地保护的地方立法进程。《湿地保护法》于去年6月正式实施,当前各地市的湿地保护立法工作正稳步推进。因此,各省级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地方性湿地保护条例过程中,可以引入风险预防理念,完善湿地保护公益诉讼条款,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推动湿地保护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有效衔接和规范统一。

  二是明确湿地保护的风险评估标准。即使湿地生态的重大风险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其损害结果处于未知状态,因而很难通过量化的方式对重大风险进行认定。但是,目前的湿地生态保护样本充足,且事物均有相似的因果关系,可以对现有生态样本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从而形成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评估标准。

  三是打造多方联动的预防协作机制。目前,涉及湿地保护的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还不够充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尚未形成,难以凝聚多方保护湿地生态合力。因此,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部门、各层级的职责范围,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关系,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政策措施,推动形成良法善治的公益保护格局。

  四是加大湿地保护的法治宣传力度。建立湿地保护法治宣传的长效机制,将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中小学教育和社区居民培训计划,普及湿地保护的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工作的认识水平,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我国湿地保护定会在预防性公益诉讼的助推下行稳致远,从而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价值,促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3/fazhishiping_0525/305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2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