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
“大老远去餐馆吃饭,却吃到了预制菜,早知道还不如在家点外卖。”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网购生鲜食品不新鲜、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等被点名。中消协建议,加强对预制菜等新业态的研究。
便利店的关东煮、买菜平台的“快手菜”、自热小火锅和煲仔饭……我们身边的预制菜品不少,其中一些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和喜爱。那为什么餐厅使用预制菜就屡屡遭到吐槽和抵制呢?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被侵犯或许是问题所在。
实际上,人们对预制菜本身并没有太多诟病,真正介意的是餐厅没有提前说明白。作为工业化流水线产品的预制菜,在卫生、安全等方面能做到相对统一,但口味、口感上往往只能在多数人的要求和习惯中寻求一种居间平衡。
对一顿居家晚饭而言,这种操作简单又中规中矩的味道,挺好,但对餐厅消费来说,这种体验和口感恐怕不能满足更多人的心理预期。餐厅用成本相对较低的预制菜卖出现炒的价格,并且没有提前告知消费者;菜品味道中庸,缺少“锅气”,消费者自然不满意——“就这?还用来餐馆吗?在家自己加热一下好不好?”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进而言之,消费者可以不问,但商家不能不说,商家的消极作为或者故意隐瞒,某种角度上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这是多数消费者反感商家使用预制菜的重要原因。
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一人食”经济的兴起、疫情期间餐饮业受到影响等因素,预制菜近年来可谓处在风口上,有机构分析,未来3年至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元餐饮市场。
预制菜已来,关键是其以何种方式、路径去谋求更长远、稳定的发展?消费者在餐饮选择上追求高效方便的同时,也很在意安全和营养,而商家一向有着节省成本、提高翻台率的现实需求。预制菜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下餐饮供需双方的要求——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尝到天南地北的美食,餐馆可以扩大菜品种类还能节省成本,一些预制菜品牌可能因此受到激励进一步提质、升级……
事实上,预制菜有诸多优势,商家没必要藏着掖着,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是法律规定,也是市场要求。
时下,一些地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已经在着手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这值得更多地方借鉴。预制菜从流水线到餐桌,其中各个环节都应有更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如此才能不负公众对“舌尖安全”的期待。
今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预制菜团体标准,以加强对预制菜的规范和指导,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增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竞争力。希望这些高标准、严要求,能够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和相关烹饪技术人才的培养,满足多元化的餐饮消费需求,让预制菜成为一种多赢的存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