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书记最后一程,是我们村民的共同心愿。”2022年5月17日清早,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夹沟镇蔡郢村、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的23名村民代表,赶到淮南大通殡仪馆,送别赵晓冬。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定,只允许40人进入追悼会会场。村民们就分散在场外耐心等待,直到见过赵晓冬遗容,一起将他的骨灰送到山上的公墓安葬。
赵晓冬是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10年间两次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5月13日突发疾病,不幸逝世。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赵晓冬45岁的生命定格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奉献在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
急难险重勇担重任
1977年1月,赵晓冬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他自幼热爱武术,考入安徽省体校后学的是柔道专业,练就一身好武艺。
1996年从体校毕业后,19岁的赵晓冬成为淮南中院一名法警。“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警察,现在梦想成真了。”第一次穿上警服,赵晓冬向全队介绍自己。身材魁梧健壮,专业运动员出身,一看就是当警察的好苗子。
“赵晓冬很勤快,从刚入队时就坚持每天6点起床锻炼身体,俯卧撑、引体向上、负重晨跑是坚持项目。每天上午8点之前,他准时出现在法院门口,检查安全通道的角角落落。他带头值守夜班,夜间定时巡视,成为高级警长后照样与安保人员同吃同住同值班。” 淮南中院法警支队支队长汤本龙说,赵晓冬有两个好习惯,一是不管有没有执勤任务,白天他都坚持在诉讼服务大厅巡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二是傍晚当干警陆续离开后,他会将警械设备室、门岗门卫、关键卡口再检查一遍,再次对各楼层进行巡查,排除火险、盗险等安全隐患,才安心离开单位。
勤学苦练、严于律己,赵晓冬很快成为一名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骨干。
押解、值庭是法警的主要工作。赵晓冬心思缜密,每次执勤都要提前制定计划,勘查送押线路,排除风险隐患。从法庭的照明设施,到提押被告人当天的天气状况,赵晓冬都要提前了解。
“遇到大案庭审,他就趴在桌子上用笔列出许多细节,我们看他的身躯比桌子都要大,都说他是‘张飞绣花’。”法警陈艳莉说。
赵晓冬从警26年,带队值庭1600余次,押解、看管人犯1800人次,负责多起重大庭审现场警卫工作,从未出现安全保卫意外事件。
扫黑除恶、执行攻坚、防汛抢险等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赵晓冬都冲在最前面。
2018年起,赵晓冬参与全市法院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由于涉黑恶案件案情重大复杂、涉案人数众多、庭审时间长、社会关注度高,被告人需从多地提押,为确保庭审安全顺利进行,赵晓冬制定押解及庭审安保预案,从警力配置、人员分工、车辆安排、警械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预先演练每个环节。
“从市看守所到法院,十几公里的路,冬哥不知跑了多少趟,他连每一个关键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都能记得住。”法警俞飞说。
2020年9月16日,淮南中院开庭审理马启兵等13人涉黑案。该案重大、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法警支队抽调了全市法院警力参与审务保障工作。赵晓冬作为一线指挥之一,既指挥、又参战,整个庭审持续13天。从庭前提押、庭中值守,到庭后送押,赵晓冬连续奋战,多次通宵达旦。天气炎热,别人的防护服一天一换,他汗水过多,半天就得换一次。
赵晓冬的目光不仅在庭审现场,当了解到被告人抵触情绪强烈,有人在网上炒作不实信息企图干扰审判进程时,他仔细研究资料,分析庭审现场风险点。那天,将被告人全部送回看守所后,回到办公室已是子夜,赵晓冬没有休息,拿出笔记本总结当天的工作:某某被告人家属有情绪不稳迹象,某某被告人身体不适,需要在候审室安排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正因为有他这种认真,确保了13天的庭审安全。
2018年4月起,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部署全省法院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赵晓冬加入执行团队,参与执行攻坚。3年时间,他协助办理各类执行案件326件,扣押、查封财产241次,拘传、拘留87人次,执结诉讼标的额4000万余元。
执行工作经常起早贪黑、走南闯北,赵晓冬便在办公室备好小行李包,里面装着充电宝和简单的洗漱用品,以备随时出发。
2020年6月,淮南中院强制执行一起争议近8年的返还土地案。被执行人拒不搬迁,对抗情绪十分激烈,大喊大叫鼓动村民干扰执行。躁动的人群中,有人想突破警戒线,甚至开始推搡执行干警。赵晓冬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抬起在地上撒泼的被执行人,反手给此人戴上手铐,大喝一声:“我们在依法执行公务,看谁敢动!”场面迅速被控制,当场将清空的土地交付淮南农场,为农场扩大生产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综合体扫清了障碍。
事后大家才知道,赵晓冬在混乱中被他人抓伤双臂。他一直不动声色,待执行任务完成后,独自前往医院包扎。
见义勇为侠骨柔情
淮南中院许多干警都记得20多年前赵晓冬两次见义勇为的故事。
2001年11月5日晚8时,赵晓冬在到法院值班途中,发现三名歹徒正对一名男青年行凶,男青年拼死护住自己怀里的包。一名歹徒见抢夺困难,就亮出了刀。赵晓冬见状不由分说冲上前去,用自己手里的饭盒砸向持刀歹徒。本来准备当夜宵的稀饭洒了歹徒一身,烫得他嗷嗷直叫、翻倒在地。其他两名歹徒见状刚要反击,看到赵晓冬身穿警服,身材壮硕,怒目圆睁,满脸威严,放弃了行凶念头,转身就跑。赵晓冬将持刀歹徒牢牢控制住,扭送到最近的派出所。
2002年2月21日晚9时许,下班回家的赵晓冬又遇到一起抢夺事件。一名男子抢夺一位女青年的背包,还对她拳打脚踢。赵晓冬大喝一声,挺身而出,轻松制服了歹徒,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处置。
事后有人劝他说:“这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以后能不能不管?”赵晓冬说:“法警就是警察,我必须管。”
因为两次见义勇为的壮举,淮南中院专门发文通报表扬赵晓冬,为他记三等功。
面对歹徒时震慑力十足,接待群众时,虎头虎脑的赵晓冬却是另一副样子。对来访群众,他总是保持憨实敦厚的笑容。
这几年,大量矛盾纠纷涌向法院,案件量逐年攀升,当事人宣泄情绪,大吵大闹、缠访闹访的情况时有发生,司法保障任务愈发繁重。当法官释法明理后,有的当事人还是久久不愿离开诉讼服务大厅,赵晓冬会主动上前倾听诉求,和当事人拉家常,特别是婚姻家庭纠纷,有的老人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来法院寻求援助,赵晓冬耐心排解他们心中的不平,把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安抚好,将他们送出法院大门,送上公交车后才放心离开。有的信访人中午不愿离开法院,赵晓冬就陪在旁边耐心劝说,有时会把自己从食堂打的午饭让给信访人吃。
2017年8月,淮南中院派赵晓冬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参与信访接待工作。他在维持好现场秩序的同时,向群众发放《群众来访应知手册》《信访知识宣传册》,帮助群众了解信访知识,协助法官做好释法明理工作,引导群众合法理性反映利益诉求。他从没和信访群众红过脸,更没有受到群众投诉。
2021年3月,赵晓冬再次被选派至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与他同行的淮南中院立案庭干警李雅茹对赵晓冬的一段话记忆犹新:“安徽老乡来一趟郑州不容易,我们得耐心听他们倾诉,把肚子里的苦水全倒出来,让他们心里好受一些,协助化解信访问题,是我们的责任。”
每次听当事人说事,赵晓冬都会弯下腰,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会先让他们坐下。无论信访人有理没理,他一副好脾气,耐心听人把话说完。信访人对这个人高马大却温情脉脉的法警充满信任。
青春热血播撒希望
2012年5月,赵晓冬响应安徽省委选派第五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后进村和“难点村”任职的号召,来到潘集区夹沟镇蔡郢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记者走进蔡郢村,寻访当年赵晓冬留下的足迹。令人有些意外,时隔十年,蔡郢村干部群众对赵晓冬记忆深刻,言语间充满敬重。
“这就是当年赵书记生活的地方。”蔡郢村老书记李延生带领记者来到老村部,指着一间土房说。当年村里条件困难,没法安排赵晓冬居住,赵晓冬主动要求吃住在村部。李延生觉得对不住市里来的干部,起初不答应,在赵晓冬坚持下,就带人把村部的计生办办公室打扫出来,给赵晓冬当宿舍。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脸盆,赵晓冬一住就是两年多。
“我们一开始听说是法院下来的干部,法警队的。我们就想警察哪里懂得村里的事情,觉得他就是来过渡一下,要两年工作经历就走了。” 李延生说。然而,赵晓冬的踏实肯干很快改变了李延生的看法。
赵晓冬要来了全村村民的档案,每一户人口、土地、住房、贫困状况、致贫原因都一一了解。赵晓冬吃住在村里,一有时间,就挨家挨户走访,熟悉情况。为了走访方便,赵晓冬买了一辆摩托车,经常穿梭在村中。
“他都是下午3点多或者傍晚到农户家,他知道我们村的人热情,赶上饭点就一定会留他吃饭,所以他有意错开时间。每到一户,他嘘寒问暖,把村民的困难记下来。” 李延生说。
他带领村民对村委会和村民活动中心进行修缮,粉刷内外墙体,硬化广场,建起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一批群众活动设施,村委会面貌大为改观。
在得知电灌站因长期缺乏维护导致机器故障后,赵晓冬寻找专业维修人员并筹集资金,使电灌站恢复正常使用,解决了土地浇灌问题。
熟悉村情后,赵晓冬提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特色产业,先让能人富起来,带领村民致富。
李延生带着记者来到蔡郢村“鸡司令”李多新家。李多新是蛋鸡养殖大户。半自动化的养鸡场里,人工喂料、自动给水、恒温控制……从饲养到集蛋,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能有今天,多亏赵书记的帮助。”李多新指着颇具规模的鸡舍说,“我当年通过到外地学习,对饲养蛋鸡有了经验,但我没有资金,赵书记知道后,多次到镇里、区里给我争取资金,帮我办理了5万元无息贷款,我才办成养鸡场。”
李多新的养鸡场初具规模后,想提高鸡蛋品质。赵晓冬就帮助李多新联系大学教授、外地养殖专业户,带着他上门请教种禽品种来源、培育期品控和鸡蛋清洗、烘干、封釉、分级等一系列问题,提高鸡蛋品质,对接更好的客户,扩大产品销路。
“养鸡场有了起色,赵书记叮嘱我,一方面要抓紧搞机械化养殖,把蔡郢村的鸡蛋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要回馈乡亲,通过扩增养殖规模,把技术分享给农户,带动更多村民致富。”李多新说。
赵晓冬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致富增收。2013年,蔡郢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2014年9月,赵晓冬离开蔡郢村时,村里蛋鸡规模化养殖从零发展到全村蛋鸡存栏4万余羽,5000羽以上养殖户5户。到2022年,全村蛋鸡存栏11万余羽,5000羽以上养殖户13户,200羽以上养殖户30余户。蔡郢村特色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群众踏上小康路,过上幸福日子。
扎根泥土燃尽芳华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5月,安徽省启动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任期3年。淮南中院需派一位副县级干部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当院领导征求赵晓冬的意见时,他答得很干脆:“我有一次驻村工作经历,如果派我去,我愿意。”
2021年6月15日,赵晓冬带着队员武新安、童毅,来到需要两个小时车程的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来到前圩村后,赵晓冬在工作日志扉页上写下一句话:把根扎在前圩,把幸福留在百姓心里。
前圩村位于凤台县杨村镇西南部,和颍上县迪沟镇、利辛县展沟镇交界,全村7个自然庄、11个村民小组,985户3101人,耕地4135亩。经过之前扶贫工作队的努力,前圩村已实现脱贫。
“我不是来躺平的,我和大家同坐一条板凳,工作队和村干部不分彼此,就是真抓实干,为村民谋福利,为村里谋发展。”工作队首次组织全村党员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出谋划策时,赵晓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赵晓冬详细了解之前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反复与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沟通交流,把工作重心放在产业振兴和防止返贫上。针对村里劳动力流失、耕地抛荒、经营粗放、集中成片经营难度大等问题,有村干部提出可以学习镇里其他村的先进经验,搞“生产托管、统一经营、代耕代种”的“大托管”。
赵晓冬和村两委成员多次调研,向先行试点村取经,觉得“大托管”是破解农业生产困局的良策,可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企业有效衔接,既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又促进农民增收。
赵晓冬带着村干部,骑着电瓶车,到一些家中只有老人、有地没劳动力的农户,解释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引导加入合作社托管服务。为了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他向当地农委申请低息项目资金50万元,为两家合作社解决了购买设备、新建厂房难题。
2021年,前圩村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土地从2020年的1000余亩,提升至2600余亩。其中,前圩村谷香满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赵晓冬的帮助下,获得帮扶资金后,迅速更新设备扩大产能,在托管本村1008亩土地的基础上,还为外村提供秧苗插种服务4000亩,月烘干稻谷能力达3000吨。
现年70岁的村民黄永学,儿子儿媳均在外打工,家中11亩土地无人耕种。在赵晓冬的劝说下,他将家中土地进行托管,每年增加收入8000多元。
在赵晓冬的建议下,淮南中院牵头投资7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二期项目。现在,前圩村集体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共计134千瓦已并网发电,每户每年增加收益1200元。
村民的基本收入有了保障,赵晓冬着力整治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村里的卫生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由于生活习惯原因,前圩村有的村民“进门出门一双鞋,上床下床一身衣”,随意乱丢乱倒生活垃圾,占用公共道路喂养牲畜现象司空见惯。由于道路硬化不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
赵晓冬从修路抓起,工作队多方筹集资金修建道路2500余米,将水泥路修到每一户村民家门口。安装上太阳能路灯,让夜间的前圩村亮堂起来。在全村推行“美丽庭院” 和“干净人家”创建评比活动。首批打造“美丽庭院”的示范户20户,在村公示栏中予以通报表扬,激发广大村民改善生活卫生条件的热情。
“过去家门前全是烂泥,下雨天出门难。现在好了,工作队带着大家修了水泥路,建起村民大舞台,村里比以前热闹多了。”村民苏红雨说。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赵晓冬特别关注前圩村小学的孩子们,积极联络淮南中院为脱贫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捐赠书包、文具等学生用品。他邀请法官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法律故事,开阔他们的视野。2022年元宵节,他特地请来法院干警和留守儿童一起度过,在欢声笑语中打开孩子们的心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赵晓冬还争取到资金,建起前圩村民法典法治文化广场。组织法院干警到村里普法,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把前圩村打造成更加和谐的“平安乡村”。
“赵书记真是全身心扑在前圩村的发展上。”前圩村党支部书记苏迎庆说。
今年3月下旬,新一轮疫情波及凤台县,防控形势严峻,全县实施静态管理。赵晓冬和村两委迅速把全村党员组建为数个疫情防控小分队,负责值守、巡查、核酸检测等具体事项,确保截断疫情外部输入途径。
在前圩村路口24小时值班点,赵晓冬主动挑起半夜0时到次日8时的值勤任务。每天5时,赵晓冬便与工作队员到卫生防疫机构领取检测材料,确保当日7时开始核酸检测。
村中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行动不便,赵晓冬便带领检测人员上门、入户检测。全村共进行12轮核酸检测,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他还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全村物资的采购,每次出村前,他都要向家中有困难的村民详细了解生活物资需求,列细采购清单,保证村民不缺必要的生活用品。
“冬哥,你不累吗?为什么你总是充满干劲,我比你小十几岁,都快扛不住了。”工作队队员武新安问赵晓冬。
“现在不是喊累的时候,我们有责任保护全村安全。”赵晓冬回答。
“工作队带头防控疫情,为村干部树立了榜样,受到村民们交口称赞。”苏迎庆说。经过大家齐心协力防控,全村无一例感染者。
就在疫情防控期间,赵晓冬的母亲在外地不慎摔倒导致腿骨骨折,住院治疗。为让他安心工作,赵晓冬的妻子杨翠兰一直没有告诉他,直到赵晓冬与父亲视频后才得知母亲的情况。赵晓冬心里十分焦急,却告诉家人,现在是凤台县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他不能离开,只能每天抽空通过视频问候母亲。
赵晓冬患有高血压疾病,长期依靠服药控制,因疫情防控工作的连续性,从家里带来的药品吃完后,就断药了。苏迎庆极力劝他回家拿药,他说再挺几天不打紧。
5月初,淮南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赵晓冬用了一早上的时间回家拿药,很快返回前圩村。
刚刚经历疫情防控高强度工作,又迎来防返贫大排查,连轴转的压力下,年轻队员童毅、武新安都觉得吃不消,赵晓冬却每天不知疲倦地奔忙着。
2022年5月12日晚8时,赵晓冬、童毅、武新安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出前圩村党群服务中心,骑上电动车回到住处。
“你们抓紧时间休息吧,明天还有活儿。”赵晓冬叮嘱童毅、武新安。“这样关心的话,他平时都会说,但不知怎么,那天晚上觉得他特别累。”武新安回忆道。
晚9时许,赵晓冬与妻子视频时说:“我的背部有点疼,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
妻子劝他早点睡,双方简单道别。没想到,竟成了永别。
5月13日凌晨,赵晓冬突发疾病,与世长辞。
记者手记
在哪里都闪光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赵晓冬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赵晓冬从警26年,循环往复地值庭、押解、安检、执勤,他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对待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从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他两次见义勇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彰显人民警察本色。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赵晓冬总是挺身而出。在扫黑除恶、执行攻坚等重大行动中勇当先锋,在抗洪抢险中诠释使命担当。2020年7月,安徽省凤台县连续多日强降雨,淮河超过警戒水位。赵晓冬作为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抗洪抢险突击队队员,坚守淮河大堤18个日夜,一次次排除隐患,守护一方安宁。当疫情袭来,他义无反顾奔波在防控最前沿,为群众筑起安全防线。
他高大威猛,又憨态可掬、侠骨柔肠。无论是在日常接待群众,还是两次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四巡信访接待工作时,都以平等的姿态对待群众,以宽阔的胸怀体谅群众,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注重倾听群众的呼声,让群众感受到温暖。
他两次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扎根基层,不辞劳苦,亲历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赵晓冬用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把根扎在大地,把幸福留在百姓心里。
记者:周瑞平 通讯员:石兴辉、方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