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解决治理难题社会组织助力“品质东城”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1-10-20

编者按: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围绕助老济困、环境美化、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回应民生服务需求。打造“社创+”、“邻里+”、社区基金等品牌项目,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让社区治理充满活力。

 

解决治理难题 

社会组织助力“品质东城”

本报记者 陈丽英 通讯员 马翠薇 王运菲

如何激发居民自治活力,让一个个居民彼此陌生的社区变成邻里互帮互助的“大家庭”;如何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针对基层治理中的普遍问题,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以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打造“社创+”、“邻里+”、社区基金等品牌项目,开展“社区连接、社区信任、社区行动”的赋能计划,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

“社创+”:社会组织从组织有型到服务有效

“以前,楼道里堆了很多杂物,这家捡回来的瓶子那家攒下来的纸箱,积了一堆灰,看着都堵心。现在楼道干净了,看哪儿都亮堂,心情也变好了!”东城街道府前社区居民道出了如今的变化。

府前社区的楼道杂物堆放曾经是个普遍现象,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府前社区党委携手北京里仁社区建设促进中心设计开展“清道夫”楼道净化美化一家亲项目,围绕堆物堆料清理动员、楼道美化及维护机制建设、社区文化氛围营造等内容开展活动,效果很好,累计受益居民1000余人。

这是东城街道开展“社创+”项目的一个缩影。 去年,东城街道全面启动“社创+”计划,通过建立项目台账、进行项目活动实地监测探访、定期与项目实施方进行线上联系及线下支持等方式,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及组织成长情况,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及资金使用安全。

“我们还通过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空间、创投资金、日常咨询、能力建设、资源平台、学习网络等综合性服务。”东城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言灵介绍,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5~6场的公益服务,就可以无偿使用场地。

东城街道成立了社会组织联合会,创建了“前行中的红社”党建品牌,让社会组织抱团发展,承接的项目可延伸到其他县区。为保障项目可持续,社会组织还通过低偿服务来实现自我造血。

此外,街道还关注社会组织的能力提升,成立了社会组织创新学院,组建“专家智囊团”,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人才提供培训,精准诊断社会组织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有需要的社会组织开设专属学习通道,链接社工学习资源,培养一批实操出色、理论厚实、创意活跃的社工人才和公益人才,让社会组织从组织有型向服务有效转变。

“邻里+”: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居民是社区治理主体,激发他们的参与活力至关重要。”言灵坦言,社区社会组织由居民组成且根植于社区,更加了解居民需求,开展活动更有优势,但也面临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东城街道组织实施“邻里+”计划, 通过社区调研、金点子征集、参与式协商、居民提案支持等主要方法,向居民征集对于某一社区问题的愿景和解决方案,鼓励居民盘点社区资源、发现社区问题、解决社区困难,成为基层治理的“智囊团”,为社区建设献言献策。

2021年“邻里+”计划,25个社区92个居民项目上线筹款,78个居民提案人参加立项评审会,贡献建设社区的“金点子”。年纪最小的徐同学,23岁,刚大学毕业,他表示“希望利用所学,在自己的社区,利用小朋友的周末时间,开展儿童公益艺术课程,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贡献“金点子”年纪最大的王爷爷,78岁,退休。“年轻时就喜欢京剧,现在年纪大了,我们老哥儿几个也希望可以把京韵文化传播出去,让小一辈的孩子可以传承下去!”王爷爷说。

东城街道在开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启动资金+基金会配比+项目自筹”等多种资金资助形式,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言灵算了一笔账,比如项目需要4000元,街道会给予4000元的支持资金,社区基金也会配比2000元,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邻里+’的负责人都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开展能力,筹集资金也是让他们更有参与感,同时也能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言灵说。

为提升居民参与能力,征集到更多“金点子”,东城街道除组织专家对居民提案进行评审,还会通过社会组织针对议事会如何开展、议题如何提出、提案如何撰写等具体操作开展培训。

“我们还动员优秀的居民骨干组成百姓宣讲团到各个社区宣讲,介绍社区动员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邻里+’计划的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落地性不断增强,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言灵表示。

社区基金:引入社会治理源头活水

今年6月,海河社区居民吕女士的女儿在下班路上发生车祸,住进重症监护室,吕女士及其丈夫均身患癌症,家庭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女儿的住院花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解情况后,海河社区党委书记通过腾讯公益“海河社区基金”为吕女士一家发起“海河社区一家亲”一起捐项目,并通过社区邻里居民群、网格群、朋友圈等线上方式,动员社区党员、居民进行捐款,募集线下捐款8970元,线上捐款13295元,基金会配捐2000元。

面对社区治理资金过度依赖政府,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难以满足群众需要的困境,东城街道整合资源,打造街道级社区基金。“街道辖区的社会资源丰富,但之前社区因无法给捐赠方提供收据,在接受捐赠时容易受到限制,特别是疫情期间,无法接收资金捐赠,只能以物质形式接受捐赠。”谈及社区基金成立的初衷,言灵坦言。于此,街道成立东城街道社区基金,建立社区发展资金池,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

东城街道社区基金重点投入方向是社区服务、社区环保、社区文化、社区融合、社区安全五大类居民最关心的议题,成立了由社区多方力量构成的社区基金管委会,负责社区基金的管理与运作。在社区基金使用时,需通过社区基金管委会进行提案评审。

“社区基金拓宽了社会资源进入社区的渠道,实现了政府资助与慈善捐款两种筹资渠道的融合。同时通过支持‘邻里+’和‘社创+’各类项目的开展,真正做到了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形成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言灵表示。

目前,东城街道社区基金共成立17支社区基金,1支街道级青少年专项基金,共发起53次捐款,563人次参与捐款,已筹集公众捐款18万余元。

 

案例一

老旧楼道变身“知仁楼”

本报通讯员 庞 敏 张荣基

“咱这楼道一美化,感觉像换了个房子一样,又住进新楼了。”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知仁楼”住户祖大爷站在新粉刷好的楼道门前高兴地说。

经过1个多月的美化,府前小区58号楼2单元华丽转身,成了社区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楼道美化不仅美化了楼道环境,也减少了居民的出行安全隐患。

引入项目 打造居民自主美化楼道样本

府前小区属于实验小学与实验中学的学区房,人气很旺,但社区治理也面临着房龄长、设施老化、楼道堆物堆料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去年6月,东城街道引入北京里仁社区建设促进中心落地府前小区开展了“清道夫”楼道净化美化一家亲项目。府前社区党委在与幸福基业物业、北京里仁社区建设促进中心共同探讨后,决定选择府前小区58号楼一处堆物严重的楼道,打造一个以堆物堆料清理与维护为目的,社区居民自主美化、自我维护的局部环境治理样本。

去年8月到10月,府前社区多次入户走访,就楼道美化面向社区居民征求意见,社区党委书记、物业公司经理也参与其中。楼道美化动员会上,501室的居民提议楼道取“知仁楼”,寓意邻居要知彼此、近仁义、亲友善,得到了其他邻居的广泛认可,邻里公约、美化步骤及详细的美化细节随着大家的讨论变得越发清晰。

楼道美化正式开始后,府前社区党委、物业公司、北京里仁社区建设促进中心工作人员以及楼道居民一起动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知仁楼”楼道墙面变白了、地面干净了、楼门也粉刷一新了。 “这是我们202室小朋友画的‘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互助主题画作,在先前的楼道清理以及粉刷除垢过程中,502室的何姐从地下室拿出两张废旧KT板,作为这幅画作的原材料。我们引导各家捕捉生活中的美,对家中旧物进行改造,持续更新楼道美化工作。”北京里仁社区建设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张荣基说。

多方筹款 间接推动社区基金成立

“知仁楼”的居民为了“自家事”,在府前社区党委的指导下,通过北京里仁社区建设促进中心的协助,参与了由腾讯公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恩派公益等共同发起的“社区公益我先行”项目,自主发起了“知仁楼”楼道美化邻里众筹行动,仅用三天时间,就顺利完成1000元美化筹款目标。之后陆续仍有居民捐款,最终筹集美化资金1150元,为楼道美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虽然钱不多,但这是新的治理尝试,是居民参与、多方共治的良好开端,我们也将继续挖掘更多社区居民骨干,一起探究解决居民关注的难事、急事。”府前社区党委书记石瑞青说。

在“知仁楼”楼道美化邻里众筹行动以及先前金水社区居民众筹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东城街道党工委深入研究社区基金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的“自造血”作用。经过深入调研,东城街道与北京齐化社区公益基金会、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开展合作,成立了山东省首支街道级社区基金——东城街道社区基金,同时成立子基金——金水社区基金,带动了居民参与。

为确保美化后的楼道外观“颜值”不反弹、内在“气质”不降低,“知仁楼”成立了知仁共治团,大家经过讨论后订立了楼道邻里公约,最终确定在物业清扫整理的基础上,各户维护好自家门口的环境卫生,同时对违反邻里公约的行为进行提醒告知,共同维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

 

案例二

把话筒交给居民

本报通讯员 张春红 乌 琼

“四个大嫂齐上台,说唱东城新风采。金湖有了邻里+,人人见了人人夸。金湖有了手拉手,爱心驿站交朋友。” 在东城街道2021年“邻里+”计划交流会上,来自金湖社区手拉手爱心驿站项目的成员以配乐说唱的表演形式,展示了去年项目开展情况,交流会现场还对各优秀团队进行了评选和表彰,同时邀请专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分享优秀经验、介绍组织成长路径。

居民骨干带动项目落地开花

绿地认养、楼道美化、爱心理发……在社区热心居民的带动下,多个社区公益项目落地开花,培育出了“金水大妈”“蓝臂章”“闻香议事团”等独具东城特色的居民自治品牌。

安宁社区居民颜世友退休前是市环境保护局的职工,退休后,他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经常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去年东城街道举行“邻里+”社区公益项目大赛,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闲不住的颜世友结合自己的特长,申报了“新时尚绿源行动”安宁东区垃圾分类宣传项目。项目获批后,颜世友带领5名老党员组成了垃圾分类宣导队, 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知识,还先后举办多次大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金湖瑞璟小区的楼道自建成之后多年失修,个别单元的一楼因为失修造成很多墙皮脱落,碱化严重。不仅给楼道环境造成影响,还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小区已经快70岁的居民闫本友自主发起了“减碱家佳”楼道美化项目,组织志愿者、楼道居民通过众筹自维的形式,自主动手对小区5个单元楼进行粉刷、美化,既改善了楼道环境,又和谐了邻里关系。闫本友还出资购置乐器,组建了金湖社区锣鼓秧歌队,每天晚上率队训练、举行活动,涉及锣鼓歌、挑花篮、跑驴等多种花样,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为居民带来了欢乐。

放权于民 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海河社区申报了“发短情长”助老服务、“夜鹰行动”海河北区安全夜巡、“幸福滚滚来”小区环境美化等九个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申报,自主管理运营的,在社区党委的引导呵护下,项目快速落地生根,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支持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很重要的一点是减少对其的干预,不能拔苗助长,真正让居民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联动多方力量助力社区治理与社区建设。”海河社区党委书记李席席说。

王小玮是辽河社区幼儿园园长,作为爱心企业,她以0元提案的形式申报了“种子行动”辽河社区“邻里+”项目,此次“种子行动”项目落地后,已先后开展了十几期志愿活动,影响人群1500余人。

项目成功培育了以3位妈妈老师为核心、多名家长志愿者为补充的本土社区早教专业团队。在团队的努力下,辽河亲子园顺利开园并持续运营,开园292天,开展各类亲子课程超过400节,服务超100个辽河社区0~3岁亲子家庭,总计服务超过12000人次。

“通过‘邻里+’项目的打造,我们挖掘到了很多像闫本友这样的社区居民骨干,以及王小玮这样的爱心企业家,他们有想法、有行动,热心社区事业,社区党委就应该为他们赋能放权,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困难。通过这种主人翁式的居民自治,才能更好地调动社区居民及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激发基层自治的内生动力。”金湖社区党委书记生沈阳说。

 

评论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东城秘籍”

徐晓新

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征程中,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探索出社区、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网格员、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基金“六社协同”的创新机制。这一创新治理机制,不仅大大提升了本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为我国基层治理创新积累了鲜活经验。

做实党建引领,聚合多方力量。党建引领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东城街道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上突出了一个“实”字。第一,夯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红色楼长-党员先锋户”六级联动组织体系,使党建引领能深入落实到社区每个角落;第二,做实大工委联席会议制度,推出“一协议三清单”(即共驻共建协议,资源、需求和项目清单)机制,调动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第三,扎实推进街道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活社区参与和公益精神。党建引领这几大实招,形成了组合拳,有效聚合多方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引入外部力量,提升治理能力。除少数国际大都市和省会城市,本地专业力量不足是制约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的重要瓶颈。东城街道目光向外,引入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等外部力量,并依托其专业优势大力开展“社创+”“邻里+”“社区领袖人才培养计划”等创新项目。这些专业化、品牌化项目的落地,促进了本地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挖掘了社区领袖和骨干,激活了公众参与和公益精神,提升了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网格员的能力,步步为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基础。

建立社区基金,拓宽筹资渠道。目前,国内城乡社区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都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资金来源单一,资源规模有限。这不仅制约了惠及居民的社区项目的开展,更不利于居民参与意识和公益精神的培养。东城街道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造血机制上做了有益探索,首先设立了街道级的社区基金,作为对接社区需求和公益资源的大平台,主要接受驻区单位、企业园区捐赠。此外,还设立了十余支社区基金,使之成为筹集邻里互助和社区发展资源的微平台。事实上,居民向社区基金的每一次小额捐赠,不仅扩大了社区发展的资金池,更促进了社区公益精神发展,可谓是“一箭双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1.10.20)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110/2021100003736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2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