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太原市民政局局长李亚江谈: 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对策研究

来源:山西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03-18

    一、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是太原民政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太原民政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紧紧围绕“让群众办事更便捷”的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办理、规范了公共服务办理事项,大力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在社会救助、残疾人福利保障等方面,精减业务办理流程,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民政管理的业务众多,涉及的社会公众面广,有很多业务仍然处于传统的手工办理状态,无法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办事服务。

    (二)国家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高度重视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改革之举,旨在推动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近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有力的举措,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整合构建国家、省、市三级互联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做到政务服务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二要实行办事要件标准化。公布必须到现场办理事项的目录,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三要简化办事环节,能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交。加快电子证照推广互认。四是建立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未按要求对接政务信息系统的,不批新项目、不拨运维经费。五要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依法加强隐私等保护。到2019年底,使网上可办的省级、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分别不低于90%、70%。

    (三)“互联网+民政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二、太原民政“放管服”改革现状

    (一)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办理

    按照《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法》中“两集中、两到位”和“应进必进”的相关工作要求,太原市民政局将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及其他行政职权共9项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精简提交材料。

    (二)规范公共服务办理事项

    对民政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再梳理,细化规范了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并在民政局网站上予以公开办理事项、法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间、办理地点、联系电话,并将需填写的表格、申请材料的式样一并予以公开,方便群众查阅。

    (三)大力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

    一是精减证明材料。社会救助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公平公正性一直以来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以往的城乡低保审批过程中需要申请人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二是流程再造。根据各部门数据大多集中于市级的实际情况,太原市在社会救助、信息核对系统建设过程中,将信息核对作为社会救助审批的一个环节予以体现,并根据应用仅在市级层面成立了核对机构,改变了以往两个系统各自为政且需两套人马的做法。三是精简办事环节。在信息核对工作中,太原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规范城乡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的通知》,明确信息核对过程仅需提交电子资料即可。

    三、“放管服”改革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解放思想不够,在政策制度的执行和突破上还存在障碍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放管服”改革的文件,但民政部门没有类似的政策依据,仍然执行的是原有的政策、文件,甚至有的政策文件要求填写的表格较为繁杂,提供的资料较多,群众一次性提供不全的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超前服务的意识不强,少数同志仍习惯于“坐等上门”的“面对面”服务观念,主动服务的意识还不强烈,对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微信、手机APP等新生事物提高服务效率的作用认识不清,对“键对键”的服务理念等还不能完全接受运用。

    (二)信息化程度较低,制约了“放管服”改革的进程

    一是民政业务还没有全面实现信息化。以太原民政工作来讲,当前民政信息化还没有覆盖到民政的全业务,仅有社会救助全部实现了信息化,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地名管理等业务大多仍处于传统的手工办理状态,相关信息全部停留在纸质档案里,查询资料还需要通过纸质档案手工查找。二是网上办事渠道较少,缺少个性化服务。当前民政公共服务主要通过太原市民政局网站来提供,群众可通过以上栏目了解民政政策法规、各项民政业务的办事流程、每项业务需提供的材料、填写的表格、办理地点等等。

    (三)信息共享存在壁垒,制约了民政政务服务能力的提升

    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开发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进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虽然近年来国务院印发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但因各部门均有自己的部门规章,加之在开发上采用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部门间信息不愿共享、不想共享的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部门间业务协同工作的开展。

    (四)基层信息化基础较弱,制约了民政政务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人员短缺,满负荷运转。民政基层工作力量的薄弱问题一直以来未得到根本解决,大部分乡镇只有一名民政助理员,许多业务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如城乡低保工作,民政部要求乡镇(街道)要达到100%的入户率,基本没有时间去做其他工作,亟需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的建设应用。二是资金缺乏,设备陈旧。太原民政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互联网+民政服务”推进缓慢。三是管理弱化,监管缺位。由于信息化程度较低,工作人员的精力主要都集中于业务办理中。每到月底,市、县两级关注的是审批任务能否完成,至于是否有误,则无瑕顾及。

    四、对策建议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以“互联网+”思维深化民政“放管服”改革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发展理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讲话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的决策部署,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力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不断提升民政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基本服务水平,努力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是在政策上要敢于突破。尽管民政在录入过程中即已查询到该残疾人的状况,但仍需发送相关信息到残联部门进行认定,甚至于线下还得报送纸质材料进行盖章确认,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民政的其他业务中也普遍存在,如高龄老人津贴发放中老人年龄的认定问题,通过公安的人口库即可获得,无需老人到乡镇办事窗口提供身份证、户口簿申请等等。

    三是在流程上要敢于创新。围绕推进民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整合办理环节,优化办理流程,完善办事系统,重点推动一批与企业和群众关系密切、反映强烈、办理频率高的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提高市县两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和高频事项“一次不跑”“只跑一次”的办理率。对那些无需当事人到窗口或办理机构的,如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业务等国家政策给予的普惠制业务,达到“让群众一次不跑”的目的。

    (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着力点,在“互联网+民政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根据国家、民政部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要求,建设全市统一的民政政务服务“移动平台、受理平台、办理平台”,实现民政政务服务全程网上受理、网上办理,推进网上查询、结果公示等,实现更多的便民服务“掌上办理”、“指尖办理”。逐步形成社会化应用更加丰富,便民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的民政政务服务新格局,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推进民政内外部的数据共享

    通过信息核对系统的建设,太原民政深刻认识到数据共享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数据共享建设模式的弊端,因此,要建立民政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对民政业务生产的数据进行集中、整合,形成民政数据资源目录,统一面向政府其他部门提供安全、高效、及时的数据共享服务。促使政府部门联动创新,优化服务,使企业和个人避免信息的重复填写和到处跑路提供证明的繁琐,真正通过让“数据多跑路”,实现让“百姓少跑腿”。以实际行动支持政府其他部门开展业务协同和创新。

    (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落脚点,在提高基层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上取得新进展

    一是通过提高技术手段,解决基层人员不足的问题。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在基层的应用,实现民政业务基础数据的共享。只要在任一业务系统中录入过信息、提供过资料,未发生变化的,即无需进行再次录入和提供资料。将基层工作人员从繁忙的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中来,实现民政服务由“面对面”向“键对键”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基层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二是争取资金的支持,改善民政信息化基础设施。争取各级领导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在基层的应用,将“数字民政”规划、计划落到实处,提升民政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为基层配备高拍仪、身份证读卡器等设备,实现基础信息的智能采集。更新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提高基层的工作效率。

    三是加强对民政政务服务事项的监管,形成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开展“互联网+民政服务”应用,加强对民政政务服务事项的监管,形成监督制约机制,对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不作为或其他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工作人员,将追究责任,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进一步提高民政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

  


原文链接:http://mzt.shanxi.gov.cn/newsshow/7859.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内参 msn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2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